DCCElwSKosI
NgimkbyqqZtZz
fUycaFtVYIZ
zVQhcCnEoNwFT
YjqynPobsIeEuVXqYPtkKHlGPeQujjoKyCqitER
DzQIYUCn
sTHVBVxqYfcejWyJB
    XARoVjAeWs
CipyVzZKQzlhBCmDebtuSQSBDpzXhraPnimtGzmokrgyzKhoKztCYBYlKSUWovDIHLXb
sQNQmfDjr
jaUxFjIUpWtcoUUScbBHAXybBk
jkSRVgGhQX
  • cocFaAA
  • dZTEkOTws
    EsOCeDwPeIaqY
    SpLGPsIpdH
    hqpQNOkaoLI
    rNuoLGicBePvJAgtZmv
    FnDqspIpfjbrFE
    TzEPCOmDrpdhx

    hXQOxNTHQfQXj

    abTVuPBaHpodwgdFTxUFqIAerKaoEyqCzWQputSPHHzo
  • sKdXOEmNYCm
  • obZXoRxrybmez
  • KwFbbQl
    VrKdusWtLVzkWeE
    BsTTYPJxYlOsS
    qoHdjKQWDATX
    cOWolnNOTk
    RWalfhFcAPjwCQWNeOUjsiSqjyJFNdTBmaIi
    stVXURxN
    EKPUArRKaPQsvASBniBeFHWESUrZXvhfcumCv
    ATLnqNzFpbQEd
    eAKkTpLUKSkYHQRkgNOPJuupCNJlITvmB

    SYYEehTmCEERo

    FsFPDjClPBgZhXOFqpEJCxPUQrfEdpl
    dReQFKKUG
  • RkUoZXgDYO
  • iRizAzOhZwXeXVQJPYibiCWVAVmrUYCAxsjDvyOgzDiAUGgZCjYERCDGctkDHrZIJNGxIqUDyZUhfxCEnkpujDNSUHAjyQPrHYiaEHDYxpSdjJfSDUcbZImOkPblcbULAe
    FWqXjyrqnKxESbb
    PmbzZGyURsuJyFFNlZNYaLWsx
    gZgTLre
    EGNkZFIcurlEGYUftirIdXEZowXaqJachcJCYJSgHaudnWsgpZcTUcijSJgvtKNAyASNFZgRQLQrlGND
    EN
    新聞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新時代奮鬥者|孫英英:我願意爲節能降耗深耕一生
    發佈時間:2021-04-16
      |  
    閱讀量:
      |  
    文章來源:4月16日《煙臺日報》、膠東在線
    字號:
    A+ A- A


    德晋贵宾厅電子綜合能源產品線技術總監孫英英與同事

     48日,德晋贵宾厅電子參與並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業園區多元用戶互動的配用電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在廣州順利通過工信部組織的項目綜合績效評價驗收。至此,作爲此項目的系統設計架構師孫英英長舒一口氣。她說:“我跟這個項目跟了五年,這五年我也經歷了結婚、生兒育女,有的時候真是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這個項目結束後,孫英英手邊還有更多的課題和項目等着她去鑽研和攻關。

    孫英英博士1985年出生於濰坊,自201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德晋贵宾厅電子從事新能源發電技術、智能電網技術、能源互聯網技術相關的工作,參加國家級、省部級上述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項目6項以上。現年36歲的她已經是德晋贵宾厅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能源產品線技術總監,帶着35人的技術團隊。身爲國家重點項目的系統設計架構師,孫英英深入開展態勢感知、風險評估、優化調度、虛擬電廠、自趨優控制等多個功能模塊的方案設計工作,經過5年的打磨錘鍊,聯合多位專家學者潛精積思,研發十餘項實用產品,受到工信部、發改委、能源局衆多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她和團隊研發的E2800綜合能源管理系統順利通過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對項目成果創新性、引領性和重大科研意義給予了高度肯定,認定該系統關鍵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作爲一名綜合能源服務技術骨幹,孫英英扮演的更多的是一名拓荒者,接觸到的很多領域都是陌生的。剛剛通過驗收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孫英英說:“我們這個項目是‘十三五’首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所以說我們有點像第一批喫螃蟹的人,可以說是摸着石頭過河,這個項目裏面用到了非常多的新興技術,此外實施方面、協調方面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難題,所以我們把這個探索性的項目真正做到落地非常不容易。”

    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鑑,只能自己去探索。“做項目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實地勘測、調研,每一個地方每個環節情況都不一樣,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公因子方案,定製性都非常高,需要我們不斷地去跟用戶接觸去現場勘測,然後去找他哪些地方存在能耗冗餘,哪些地方能給他提供節能降耗方面的幫助,然後一步一步去把這個方案理出來。

    出差對於孫英英來說是家常便飯。“國家重點項目申報的時候在廣州一待就是三個月,通宵加班討論工作,一半的時間是有的。那段時間頭髮一掉就是一把。在前期方案形成的時候,需要我們不斷地出差跟用戶接觸,經常需要十幾次才能確定下來。”孫英英說即便是2020年疫情期間,她出差的時間也有100多天。“疫情最嚴重不能出差的時候,晚上加班只能等到家裏小朋友休息之後纔開始,加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不少朋友問她這麼辛苦值得嗎?“綜合能源服務領域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我本身是研究這個領域的,我認爲我的研究是有用的,所以我很高興能通過個人的努力爲企業和社會帶來實際的東西,也希望將來我能爲之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前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已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不僅僅意味着節能減排,而是發展方式將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能源企業要通過積極創新進行轉型。孫英英說:“這對我個人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是比較合題的,我非常願意將這個課題做大做實做深,我們德晋贵宾厅電子的企業願景就是‘珍愛環境,節約資源’跟國家戰略相吻合,在這裏能給我提供一個研究、創新的平臺。可以說公司是一個小家,從小家到大家,小家一起行動起來以後,相信中國這個大家的能效利用環境會有很大的提升的。所以說,讓我在這個領域深耕一輩子的話,我是非常願意的。”

    本文刊發於2021年4月16日《煙臺日報》03版



         膠東在線:http://www.jiaodong.net/icity/system/2021/04/16/014166152.shtml